先锋注册
关于先锋注册 你的位置:先锋注册 > 关于先锋注册 >

见陶瓷|祭红釉梅瓶·清|国家博物馆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1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祭红釉梅瓶,清康熙(公园1662——1722年)。国家博物馆藏。没查到尺寸信息,目测高度大概三十厘米左右吧。 “祭红”,又叫“霁红”、“宝石红”。“霁”是雨停、雪停后天空放晴,歌里唱“雪霁天晴朗,腊梅处处香,骑驴灞桥过,铃儿响叮当。”灞桥遗址就在西安东郊灞河上。扯远了。“祭红”就是一种清朗明艳的鲜红色,差不多就跟照片里这样的。红的像红宝石一样漂亮,所以也叫宝石红。霁红釉是一种铜红釉。烧制技术极难掌握,民间流传“千窑一宝”的说法。明永乐时创烧,繁荣一时,很快就因为烧制难度而失传。后来清代康熙时期才又复烧成功。 梅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用作盛酒,是唐宋时期常见的酒瓶子的造型。最早出现于唐代,辽宋时兴盛。梅瓶大致是这样器形的瓷瓶子:小口、短颈、丰肩 、瘦底、圈足。因其瓶体修长,宋代称“经瓶”。又因口小只能插梅枝而于明代得名“梅瓶”。又或者,因“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”,而称“梅瓶”。做了一段时间盛酒器后,因造型挺秀、俏丽,被更多用作摆件。 这件祭红釉梅瓶梅瓶,小撇口,短束颈,丰肩,鼓腹,但没有显得十分修长,因较粗显得略矮。腹下内束,平底。通体“祭红”釉,“清朗明艳”,“美得令人叹息”!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先锋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